麻醉醫生有多緊缺?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都有哪些?
一個病人從進入手術室到術后醒來,總有一個人守護著;那就是麻醉醫生。
哪些疾病需要麻醉醫生?他們如何工作?麻醉醫生有多緊缺?
各種外科手術,無痛腔鏡,門診手術,胃腸鏡,小兒CT檢查,MRI鎮靜,無痛操作等,都需要麻醉醫生。
上面的是平時的工作,最痛苦的是值急診班,麻醉醫生接到的急診手術一半都比較恐怖,宮外孕破裂、車禍、腦出血等等,一個比一個兇險,你把他們麻掉還得保證他們醒來。這就是他們的工作狀態。
麻醉醫生有多緊缺?麻醉醫生比兒科醫生還缺!
原因:麻醉醫生缺口太大,高負荷工作,但沒地位,薪資低。
醫生食物鏈,為啥女麻醉醫生多?因為沒地位,收入低,高強度長時間工作,導致有點追求的男麻醉醫生更加努力往上走。相比臨床科室,同齡、或者一同進入醫院醫生相比,剛開始差距不大,但是20年后,差距明顯拉大,無論是學術影響力、人脈、工資等臨床醫生甩你幾條街。
假如麻醉科收入和外科齊平,立馬就有優秀人才來了。放眼全國各大教學醫院,不愁招不到人。
再或者,從麻醉科分出去的ICU和疼痛科似乎很少像臨床麻醉這樣抱怨?為什么?人家自己管病人!病床才是生產力,病人就是土地!
政策
我國將從2020年取消麻醉系”“麻醉系‘被關門’”,麻醉專業本科將徹底消失在教育部招生目錄。麻醉醫生應從臨床系畢業、掌握全面的臨床醫學知識后再進入麻醉專業。
醫院內部
全國各大醫院的擴張,蓋新病房大樓,加劇了麻醉醫生的缺口;醫院為控制醫生數量、節約運行成本,以及醫院各科室用人名額受限,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醫院麻醉醫生的數量。
1、超高風險
想必大家都聽過“外科醫生治病,麻醉醫生保命”,確實如此不為夸張,猶如戰場,更像是地雷戰,協作當中誰也不想踩雷,一旦踩雷,每一秒都是生命,搶救不及時就意味著當即執行死刑,或出現嚴重的并發癥。
2、精神高度緊張
麻醉機、監護儀、手術中多種儀器設備發出不同音響節奏工作環境中,要保持高度緊張投入工作。從麻醉開始,到手術結束,分秒不能離開患者,雙眼緊緊盯著麻醉機上的監測儀,嚴密地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;手術進度以及各種麻醉操中,進行麻醉文書記錄。
3、超負荷工作
各醫院通常都是連臺手術,不能按時按點吃飯,很正常;尤其教學的三甲醫院,除了匆忙吃飯的15分鐘時間,剩余的基本都在守著手術病人。加上全國各大醫院的擴建,麻醉醫生的
緊缺更加明顯,按照醫院編制計算,不少的醫院缺25%~30%;麻醉醫生加班加點猶如家常便飯。
4、醫患關系
手術醫療糾紛,麻醉醫生或多或少都會被牽涉,若醫院處理醫療糾紛制度不完善,讓醫生直接面對家屬,精神壓力可想而知。
5、醫護人員猝死率,麻醉師位居首位。
6、各種忙
手術的前一天,麻醉科術前訪視,完善相關的術前檢查。確定麻醉方式并告知患者麻醉相關風險及術前注意事項,簽署麻醉風險同意書。早上7點多到手術室,就各種催,“李麻,快點呀!”。監護儀報警:病人血壓超過180mmHg,這臺手術估計不能做;外科主任不干了,各種施壓,你還要冒著風險給病人做麻醉。今天手術太多,又給你房間加了兩臺手術。臨床科室打電話,要麻醉師現場插管協助CPR,臨床醫生干什么吃的,氣管插管就必需麻醉醫生插嗎?出了問題還容易扯皮。